close


  饅頭是我偏愛的食品之一,半年前開始玩麵粉,主要也只想做饅頭給自己吃,誰知想像中很簡單的麵食,竟讓我挫折連連。既然最先的配方和做法來自網路,那麼有困難也就網路解決吧!我明白買了竹蒸籠可以改善很多問題,但我倔強,偏不妥協,依然守著家裡陳舊的鋁蒸籠。


  我闖蕩網路,上窮碧落下黃泉,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見台南市銘泉烘焙材料行,將於四月十八日舉辦孟兆慶老師的「孟老師中式麵食」新書發表會,老師會親自回答饅頭製作的疑難。


  四月十八日上課後,到前天貼出「饅頭作業」,歷時一個多月,這期間我做了十多次饅頭,漸入佳境了才寫作業,也才敢到老師的部落格說我交作業。起先我認為老師將近三個月內,利用假日奔波南北,連辦23場新書會,可能早就遺忘了我這奇怪的學生,誰知次日再上老師部落格,看到老師因為新書會告一段落,發表感言「揪感心:感謝各位的支持」一文,特別加黑字體提到台南會中與我的對話,問我為何學做饅頭,我答說是為了配咖啡,她形容這是一段「奇遇」。


  我又到老師部落格回文,進一步說明我做饅頭的動機,這段文字,我照錄如下:


 


  很感動老師記得愛喝咖啡配饅頭的我,而且在這篇文章裡特別彰顯出來。「飲」與「食」都是主觀的,我喜歡這樣吃喝,不表示別人也認同,不過我願意把這樣搭配的理由陳述一下。


  饅頭本來就是在華人世界裡很受歡迎的食品,尤其喜愛「白」饅頭的人,愛的是它清雅,不會期待它有濃烈的味覺和嗅覺(調味與包餡饅頭另當別論),它的麵香與甜味若有似無,其美妙恰如在雲端飄渺,才吃了幾口,剛辨識一絲具體感覺,手上已經空了,忍不住再抓第二個饅頭往嘴裡送


  以上是饅頭在「食」部分的表現,但如果當配角又如何呢?我認為饅頭是一種「口腔雜味改良劑」,吃過多種食品之後,嚼幾口饅頭,可以減緩口腔複雜的環境,但也只能減緩,畢竟味蕾已經疲乏,短時間不能Reset


  部分咖啡業者每天需要「杯測(cupping)」很多咖啡,常用吐司麵包來調整口腔環境,那是引用洋人的經驗,其實饅頭比吐司的味道乾淨,饅頭比較好用。


  拿饅頭配咖啡當作享受,要有些條件,就是咖啡豆必須烘焙良好、新鮮研磨,而且沖泡正常(不要誤會,這些門檻不高)。這時候,口腔環境經過饅頭改善,咖啡特性就會清晰表現出來,那種美味會令人舒服。當然啦,如果咖啡條件不好,就不是享受了。


  白饅頭是很好的食品,也是我最欣賞的咖啡搭檔,因而動念想自己做饅頭,恰如多年前因為喜愛喝咖啡,後來自己烘焙咖啡豆一般,求的是最本然的風味,更能避免商家的胡亂矯飾與摻料。此外,這更能促進人際關係,想一想,朋友在我家接受我最誠懇處理的咖啡和饅頭招待,那是什麼感受?當朋友有機會收到我自己烘的咖啡豆或自己做的饅頭禮物(以後也可能是麵包與糕點),我的花費雖然很少,卻絕對會被珍惜。


  而最最最最重要的,所有這些,都可以取悅我太太,她伴我二十多年,料理家事、孝敬我父母、生育教養兩個好兒子,她很賢慧、很美麗,歌聲又很動聽,每個晚上,兩人的咖啡時光,看她喜悅吃喝我調製的咖啡和饅頭,那神情總令我砰然心動,一如初始見她時的傾心與陶醉。


  突然有個感覺,應該要對白饅頭更加尊敬才是,因為它作主食可以獨當一面,擔任配角又竭力襯托主角,太不容易了,如果一個人具備這樣好的條件,那真是不得了!所以,饅頭的位階應該晉升為民族英雄才對!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in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