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民俗經過創新包裝,還真有意思。比如新生兒滿四個月,有個收涎儀式,以前的做法是用紅線將中空的酥餅結串,配掛在新生兒的頸項,家人再拿酥餅碰觸新生兒的嘴邊甚至沾著口水唸吉祥話。在我記憶裡,這不是重要儀式,但現在年輕的父母不僅沒有揚棄為孩子收涎,甚至更加重視,這頗令我意外。
去年十一月底,孫女小柔約三個月大。
媳婦說:「爸,新生兒滿四個月的時候,有個收涎儀式,小柔的收涎餅若能由阿公親手做,一定很有意義。」
「那當然!沒問題,我來做。」雖然從未正式做過餅乾,但我能夠做麵包、饅頭、蛋糕,若要做幾個中央有孔的手工餅,簡單啦,我很爽快的立即拍胸脯。那時我對收涎餅的認知,就是傳統的圈圈餅。
「爸,您看,我蒐尋到這些收涎餅好漂亮喔,爸爸曾做過彩色饅頭,所以像這樣五顏六色的餅,爸爸一定可以做得更好。」媳婦將手機遞給我,一看,天旋地轉,我緊閉著嘴巴,不敢再說一句話。
那是在網路上專門做來賣給年輕爸媽的,確實是繽紛多彩,形狀和圖畫也很美麗,而我這個欠缺美術天份的阿公哪做得出來啊?!
從那一刻起,為小柔做收涎餅,成了阿公的最大難題,一度想做彩色的圈圈饅頭交差,但想起小柔那清澈的大眼睛,阿公非達成任務不可。
對我來說,餅乾的配方不成問題,網路上和手邊書籍都有參考資料。除了配方,還需要可愛造型的模子,正想去買,太太就找到幾個月前小兒子和小媳婦購置的簡易模型,12月9日順利完成餅乾的試做。
接下來需要調製多種顏色的糖霜在餅乾上繪畫圖案,網路上的收涎餅都採用化學色素,但我決定使用天然食材!於是我以蝶豆花濃縮汁作藍色、抹茶粉作綠色、巧克力粉作棕色,再以朋友贈送的蔓越莓與藍莓果醬作粉紅色。
阿公的美術天分很平庸,畫圖能力很不好,沒關係,阿公盡量運用幾何圖案;阿公也沒有很好的器具,於是取小塑膠袋剪小洞當擠花嘴,拿牙籤當畫筆;而天然食材的糖霜搭配簡易器具,繪製圖案很不流暢,沒關係,阿公很有耐心,阿公堅信勤能補拙!
於是,小柔的收涎餅乾,做出來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