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探究新化 (大目降) 牛墟之始末

  大目降(有些文書寫大穆降)是新化的舊地名,1920年日本政府實施地方制度改正,設新化郡,行政中心選在大目降街,大目降街改名新化街,所以1920年以前的牛墟宜稱「大目降牛墟」,其後則為「新化牛墟」。

  新化曾有過牛墟,是多數年長鄉親共有的印象,然而新化牛墟消失超過五十年了,留存的史料極少,現在探索新化牛墟,僅能就少量文獻以及耆老訪談所得,予以記載並略加推論。本文不是嚴謹的歷史撰述,是筆者認為蒐羅獲致蛛絲馬跡,若不及時保存,將隨歲月湮滅,至於考證作業,則待後來或後人掌握確切文獻,始作確論,故本文殷切期待有進一步增修的契機。

  新化(大目降)牛墟曾與北港、鹽水、善化牛墟並列為臺灣四大牛墟,清代以來臺灣先後存在過百餘個大小牛墟,都是以牛隻買賣為主體,場景與性質類同,新化牛墟不足的資料,或可參考別的牛墟模擬想像。筆者翻閱多本書籍與論文,探索臺灣耕牛與牛墟之緣起、興盛、沒落,在論述新化牛墟時,以扼要簡淺的方式援引融入,讀者若對臺灣牛墟有興趣深入涉獵,可進一步閱讀牛墟專書。

  此外,新化牛墟停止營業超過半世紀,當時拍照攝影不普遍,能夠留存至今的影像必定極少,筆者看過幾張照片,礙於著作權,無法隨文附登。還有,買賣牛隻必須進行的摸齒(摸壽)、試步、考車、試犁,是牛墟內的精彩動態,專屬新化牛墟的相關照片想必已不可得,但其他牛墟的活動,在專書或網路,數量還算豐富,筆者當然亦不可以剽竊,仍請讀者自行蒐尋參考。

一、新化牛墟什麼時候成立的?

  答案是:不可考!而且這也是幾個老牛墟的共同困擾。

  記述牛墟最早的文獻,是清朝道光年間周璽編纂的《彰化縣志》,該書於道光十二(1832)年完成初稿,道光十六(1836)年定稿,描寫當地牛墟的組織、開墟日期、營業方式等,運作相當成熟,據此推論,1820年間或許該處已有牛墟。則臺灣牛墟的起源,大約在兩百年前。

  其次,清朝光緒年間,唐贊袞著《臺陽見聞錄》提到穆宗同治九(1870)年,於大武壠(約今官田、大內、玉井一帶)開設義塾,教化當地貧童,義塾經費由灣裡街(今善化)牛墟支應。由此又可知,灣裡街牛墟在1870年不但早已設立,且有餘裕資助教育經費。

  那麼,大目降牛墟何時出現?最簡單的說法是:「清朝時期已有。」至於比較貼切的年代,則參考上列兩則文獻自行推論。

二、新化牛墟在哪裡?

  幾乎所有牛墟都經歷過遷移,新化牛墟亦同。善化牛墟有資料可考者四五處以上,新化牛墟則有兩處,分別為「大使公廟(武安宮)」前方與今日之果菜市場。但部分資料包括耆老口述還有「衛生所與豬灶附近」、「新化國中大門及其南邊蔗埕附近」、「由新化國中大門及其南邊蔗埕附近逐漸西遷至大使公廟埕」、「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附近」。後面這幾處大約出自「聽長輩說過」,有其可能,但若真開設過墟場,時間應該不長。目前比較可靠的認定是清朝時期座落於大使公廟前,日本統治中期遷到今日建國街、仁愛街邊,直至民國五十年代結束營業,閒置牛墟場地改設新化果菜市場。茲分別說明如下:

新化牛墟位置示意圖.jpg

1. 大使公廟(武安宮)前:數百年前該處是大目降街區的南緣,再往南就是偏僻的田園,廟前有一座「大使公埤」,又稱月眉埤,用來灌溉附近田地。大使公廟的廟地不少,利用街區外圍的廣大廟地與廟埕開設牛墟非常適合。這牛墟為什麼會遷移呢?什麼時候遷移呢?《南瀛牛墟誌》說是廟方填平大使公埤,將土地賣給建商興建透天厝,筆者對此並不認同,因為「建商興建透天厝」是晚近的模式,早期通常是自行或雇工在自家土地上蓋房舍,大規模蓋販厝的時機,在這時候還太早。筆者與幾位文史工作朋友推論,遷移時間應在1920年前後,與嘉南大圳的構築有直接關係。1920年至1930年正值烏山頭水庫與灌溉渠道大興土木,水圳自大使公廟的東南邊斜過,切割到牛墟場域,營運上必然不方便。再者,1920年新化郡設立,郡役所、郡守宿舍、職員與警察宿舍、武德殿等建築物構成新聚落,緊貼廟地(牛墟)北邊,是新化最重量級的文官活動區塊,牛墟裡人畜雜沓,牛排泄物的氣味必然嚴重影響官員觀感,牛墟能不遷移嗎?遷到哪裡?通常說是遷到「今日的果菜市場」。是直接遷過去還是曾在某處短暫落腳呢?真是無跡可尋了。廟的前方隔中正路現在是新化郵局,民國五十六年由新化警察分局(原郡役所)前遷移過來,興建鋼筋水泥二層樓房,民國九十七至九十九年再度改建新大樓。

2. 今日之果菜市場:1920年代這個地點是新化街區的東北邊緣,其東方與東南方一百餘公尺外為新化公學(小學)校,糖廠鐵道穿過牛墟東緣,而西方、南方靠近民房與警察宿舍。此處是公有土地,場地的取得不成問題。新化牛墟遷到這裡,越過日本治臺的後段時期,至二戰結束,進入國民政府時期,於民國五十年代結束營業。

3. 衛生所與豬灶附近:新化衛生所在信義路與健康路交會點,豬灶就是從前的豬屠宰場,在和平街西端,早年牛隻尤其是耕牛的宰殺數量極少,依附豬灶為現成屠牛場頗為恰當。這兩處連線以外,是街區的西南隅,用來設墟是有可能的。

4. 新化國中大門及其南邊蔗埕附近:此處是新化街區的東南方,如果曾被用作墟場應是清朝時期,那時沒有女子學校(後來的新化初中)、沒有嘉南大圳、沒有糖廠鐵路,使用上無窒礙。

5. 由新化國中大門及其南邊蔗埕附近逐漸西遷至大使公廟埕:理由同上。

6. 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附近:中正路與大德路交會點附近,新化街區的北緣略偏西,有一說是民國五十年以後曾短暫設墟,也有說民國56113日,新化停墟六年後復辦,盛況空前的那一場,就在這裡。

三、新化牛墟何時結束?為什麼結束?

  新化鎮志記載民國五十六年六月,王教本鎮長將半廢棄狀態的牛墟,闢為山產集貨市場。幾位耆老回憶,都說民國五十年以後就差不多沒看到牛墟有牛隻買賣了。山產市場於民國六十二年起計畫以公共造產方式改善建設、擴大規模,至六十九年更名為「新化果菜市場」。七十一年九月農產品交易法頒行,鎮公所依法申請辦理果菜批發市場,七十七年五月核准登記,新化果菜市場乃以公司經營模式成立,民國99年底縣市合併後的臺南市政府整合新化、麻豆、關廟、玉井、佳里、左鎮等果菜市場,於101年成立「臺南市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」,公司總部設在新化(建國街40號)。

農產運銷公司.jpg

  民國五十四年四月十八日,新化零售市場發生火警,除了於民國五十二年已改建,面臨中正路的三樓鋼筋水泥店舖幾乎無損以外,後面的老舊木構市場皆遭祝融。災後部分攤戶另尋附近空地、大排水溝上(加蓋)以及信義路,暫時恢復營業;至於山產及青果,則遷移到牛墟。(曾柏榮先生徵信新聞報)

火場內部烈焰熊熊(曾柏榮).jpg

消防人員正以強力水柱滅火(曾柏榮).jpg

火場內部烈焰熊熊 消防人員正以強力水柱滅火

 

由市場外面東南角救火(曾柏榮).jpg

民國五十二年改建完成的鋼筋水泥店鋪,在民國五十四年大火中損失輕微(曾柏榮).jpg

由市場外面東南角救火 民國五十二年改建完成的鋼筋水泥店鋪,在民國五十四年大火中損失輕微

  另據新化山腳里碾米廠負責人林和木先生口述,新化山腳里、知義里與關廟埤子頭盛產鳳梨,民國四五十年代鳳梨集貨處就在林家對面,鳳梨除了賣給水果攤商,更大的量是供給加工廠製成鳳梨罐頭外銷,林和木的父親林基發是大戶鳳梨農。約民國5455年前後,集貨處的棚架失火,作業難以為繼,林基發向好友鎮長王教本求援,王鎮長指示集貨場遷到牛墟。林基發後來轉業,設立碾米廠,取名「天生自然碾米廠」,名稱很有趣,目前還在營業,

  每個牛墟現場,除了牛以外,凡農具、日常用品、吃的、喝的,乃至附近農產品,都會來湊熱鬧,構成非常活絡的動態。我們可以推想,新化山區的物產趁便依附牛墟買賣,應該早已有之,市場火警後再大批集體遷入,到民國五十六年正式設置山產集貨市場也就順理成章。

  新化(大目降)牛墟曾被推為全臺四大牛墟之一,且有「大目降牛墟,先喊先贏」的說法,意思是大目降牛墟的交易太過熱絡,看中意的牛若不及時出價,很快就會被別人買走。但筆者發現,民國五十(1961)年是二次大戰後全臺牛隻最多的一年,達418千多頭,雖然其後逐年減少,但民國五十五年猶有367千頭,這期間,別的牛墟仍很繁榮,何以新化牛墟就成「半廢棄狀態」了呢?

台灣牛隻數量統計簡表.jpg

  依照《台灣牛》與《南瀛牛墟誌》等描述,交易量大的牛墟,一個開墟日進場之牛隻有達一千頭以上的紀錄,這場面是很壯觀的,雖然不可能每場都這麼多,就算減半,也是非同小可。

  新化資深記者曾柏榮先生於民國56116日「徵信新聞報」(後來的中國時報)報導:「停辦六年又告恢復,新化牛市盛況空前。荒廢達六年之久之新化牛市場,經鎮長王教本努力策劃,於113日順利復市。由於場地適當……據估計復市之日,起碼有牛隻一千隻以上入場,成立交易者就有一百二十餘頭之多……」

民國56年新化牛墟復辦.jpg

  這一則報導,有幾個地方值得推敲:

1.  千隻以上入場,表示新化(大目降)牛墟,真的有千隻牛的實力。

2.  停辦六年又告恢復,意味著民國50年就停墟了。「又告恢復」,似有繼續辦理的意圖,那麼有繼續開墟嗎?繼續多久?

3.  這一次復辦,在原來的場地,也就是目前的果菜市場,容得下一千隻牛、更多的人,以及其他攤商嗎?文中有「場地適當」字眼,是否為了復市而另覓場地?民國5611月,該地已有山產集貨市場正式營運,這麼大規模的牛墟如何硬塞進來?筆者實際繞行青果市場觀察,如果沒有「溢出」佔用區外領域,縱使減半都容不下!筆者推敲,場地不夠大,應是新化牛墟在民國五十年代初期,臺灣牛隻還很多的時候就提早沒落的致命因素。

  1920年代,新化牛墟自「大使公」廟前遷來,新牛墟的東方和北方,還有空地或農地可供「溢出」。但1936年,東邊(今停車場)南端建公會堂;二次大戰結束,東邊其餘地塊被軍隊兵工單位進駐,到民國七十年始撤離(新化高中退休教務主任陳坤發口述);民國5051年,臺南一中新化分部計畫於牛墟的東北角設立新化高中,51年冬開工,525月完成第一期工程,遷入上課。至此,新化牛墟可用的場地大為限縮。不僅如此,這附近已逐漸發展成新化的文教區,牛墟本身及附隨攤商的雜亂,兼之牛隻排泄物引致衛生惡劣,必定與附近機關甚至日益增多的住戶格格不入。當條件越來越嚴苛、格局越來越小,所能招睞的牛販與買牛賣牛農民當然越來越少。

  新化牛墟容不下大量牛隻,轉型為果菜市場,空間卻是寬裕的。王教本鎮長後來在其口述回憶錄《盡責路自開》(梁基恩著作)中,對這件事頗為得意,他說果菜市場交易量很大,是全臺僅次於臺北、三重的第三大規模,每年出租攤位給大盤水果商的收入,對新化鎮公所的財政挹注良多。

  民國四十年代起,政府確立「以農業發展工業」策略,至五十年代獲得顯著效果,大量青壯人口湧向工廠,農村勞動力不足,農忙時期雇工不易,工資上揚,農事成本增加,為解決此困境,政府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。所以民國五十年起,鐵牛(耕耘機)快速成長,耕牛的需求逐漸降低,牛隻數量顯著減少,新化的牛墟也就無須費心覓地重開,大目降(新化)牛墟從此走進歷史。

四、牛墟內的選秀—如何鑑別一頭好牛?

  自荷蘭人據臺開始,到民國五十年代,三百多年裡,耕牛都是不足的,所以牛的身價甚高,早期甚至要兩三戶才能共同擁有一隻牛。對農家來說,蓄養一頭健康有力又容易駕馭的好牛,就能充裕田間工作的動力,不但賴以溫飽,甚至可以興旺家道、發財致富。因此要買牛的時候,進到牛墟必須謹慎挑選,選牛的門道通常有四項,分別為:摸齒(摸壽)、試步、考車、試犁。

1. 摸齒或摸壽:先扳開牛嘴目視,再伸手入內觸摸,以觀察牙齒數量、顏色、排列狀況、磨損程度。如果牛的牙齒數量少於常態,或有缺損、排列歪斜,表示牛隻咀嚼草料的狀態不理想或食量不夠大,會影響牛的健康與力氣。再確認牙齒的磨損程度,俾便判斷牛的年紀。

2. 試步:賣方牽牛走一小段路、繞個幾圈,供買方觀察,判斷牛的敏捷程度以及性情是否溫馴。

3. 考車:經過摸齒、試步之後,若買方想進一步試驗牛的力氣,可向牛墟管理處租用牛車,將車輪綁死,邀請多位旁觀者上車,讓牛拖拉,用來觀察牛力夠不夠充沛。

4. 試犁:試犁是要觀察牛隻接受駕馭耕田的能力,通常是比較大型的牛墟才具備試犁的裝備和場地,如果要進行試犁,當然也是向管理處租地租犁。

五、牛墟的功能

1. 方便買賣:臺灣牛何時出現目前很難定論,在考古領域不難發現牛化石,但這不能引為臺灣自上古已有牛的證據,比較可靠的說法應該是明朝末葉有先民自大陸攜黃牛入臺,後來在山林野化繁衍。1624年荷蘭據臺,當時臺灣的住民僅用人力農耕,為增加生產力,荷蘭東印度公司自印度購買閹黃牛教導蕭壟平埔族人御牛,再引進具有生殖能力的黃牛供役用並改良臺灣黃牛的品種,繼續還引進水牛。差不多同時,鄭芝龍為解決閩粵地區飢荒、人口過剩問題,建議明朝政府招募沿海人民來臺墾地,給予水牛和金錢。其後,原住民在山區獵捕野生黃牛,經馴服後賣給農民。加以牛隻累年繁殖,數量漸多,平地人之間亦出現牛隻買賣的行為,這樣的買賣屬於小量個案。「墟」是有固定處所並有固定日期的市集,臺灣的人口日增、土地大量開發,牛的數量已達數萬隻,就必須有固定場地、固定時間,並且有公信管理的「牛墟」應付頻繁的耕牛交易。新化牛墟的開墟日為三六九,每月三、六、九、十三、十六、十九、二三、二六、二九等日開墟。

2. 防制竊牛盜牛:牛可以拖車負重,又可以拉犁耕田,對農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幫手,如果耕牛死亡或遭竊盜,一整個年度的農作就泡湯了,而自荷蘭時期到1960年代使用農耕機械以前,耕牛的數量都是不足的,以致偷牛事件頻傳。清代,從牛墟買賣牛隻,會簽訂契約並由墟長在牛身上(一說是牛角)烙印做記號,藉以證明牛的來源沒問題,如此牛賊無法在牛墟銷贓,買牛的農戶也無須擔憂買到來歷不明的牛,雖然買賣雙方必須支付規費,只要有所保障,倒也值得。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這辦法不夠嚴謹,偷盜風氣依然猖熾。日本人治理臺灣之後,開始建立牛籍管理,如同人的戶口管理,每隻牛必須記載出生日期、地點、品種、性別、特徵等,買賣的時候要做異動登記,最後當牛死亡也必須除籍,如此嚴謹的管理,有效降低了耕牛的失竊率。二次大戰後,國民政府也沿用這套辦法。

3. 禁絕非法屠宰:茲摘錄1898年一月,大目降鄉親鍾鏡清、蘇志(蘇有志)、李學禮三人,第二次向臺南縣知事申請設立大目降牛墟之附件「牛墟要領」一段文字說明:「本島耕田、硤蔗、運車全賴牛力,牛價賤則農務必興。而牛灶之人多是無良,不念耕牛之功,戮殺殆盡,致牛價騰昂,危害農務不淺也。牛墟一設仍仿舊章,牛灶要殺牛,不得私向人家買。惟屆墟期,稟明墟長,果屬老牛、病牛始准買去宰殺;而耕牛若有擅殺者解送究治。此不特體好生之德,亦所以維農務也。」文中「仍仿舊章」可見清代牛墟也有禁絕非法屠宰,以保護耕牛的功能。(鍾鏡清等人向日本政府申設牛墟的公文往返,是牛墟研究者經常引用的文獻,視為近代牛墟設立規章經典之作。)

4. 資助公益,尤其是資助教育經費:再摘錄1897426日鍾鏡清與王棟如第一次申設大目降牛墟文:「……從前本街稅地一所設牛墟便民買賣,所抽徵費充作義塾公費培養人才,因辦理失宜一旦禁止,人民極感不便。故今再議開設墟場,仍舊稅民地一所便民買賣,……所得益金每買牛一頭金二十錢,一年除開費外約計實金貳百圓,每月末完納辦務署以充黌費,而為人才培養之資。」光緒年間的臺南知府唐贊袞,撰《臺陽見聞錄》云:「臺南府安嘉大武壠地方遼闊,貧民子弟無力讀書,長即習為桀驁,鮮知禮義。同治九(1870)年,經郭巡檢秀先稟准在大武壠設立義塾,嗣因經費難籌,又稟請就灣裡街牛墟每隻納稅一百文,充為義塾經費……」除以上兩則文獻,幾乎每個牛墟都有明文預算,提撥經費資助地方公益與教育。1899(明治32)年,依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記載,南部大牛墟補助公學校經費為:北港300圓、樸子腳120圓、鹽水港366圓、灣裡街50圓、大目降258圓,但依據新化國小保存文件,明治31年補助360圓、32年補助450圓、33年補助400圓。

公學校經費來源-修圖過.JPG

新化國小保存文件,明治31-33牛墟對學校經費之捐獻。

六、官方對牛墟的管理

  早期牛墟應為民間自行籌設的市集,但規模擴大後必須納入官府管理,以維秩序與公信。

1. 清代牛墟是官府設立,由人民申請承租經營,承租人擔任墟長掌理墟場事務。各地管理牛墟的官府部門不一,如鹽水港牛墟由佳里興巡司管理,大目降牛墟由安平縣典史管理。清代牛墟的收入絕大多數歸墟長所有,獲利極豐,能夠承辦的人肯定是地方豪強。牛墟經營日久必然弊端叢生,比如墟長夥同嘍囉甚至勾結官府強索額外規費,對於不進牛墟而私相買賣牛隻的人強徵費用,幫忙鑑定金錢要收費,代換幣值侵吞金額,買牛回家若牛隻死亡則強制賣方原價歸還等等。人民對這些強取豪奪的亂象深痛惡絕,官方屢頒文書刻勒石碑禁絕弊端,甚至不惜下令停墟。大目降牛墟在日本人據臺之前「因辦理失宜一旦禁止」(鍾鏡清申請文),究竟停墟多久?目前無法考證。

2. 日本人將牛墟視為公共事業,統一管理。1895年日本據臺,日本人沒有管理牛墟的經驗,先按照清領舊慣辦理,日本地方政府一旁觀察。過渡期間若有需要復墟或設墟,墟長先由官派或申請,前者如鹽水牛墟,後者如灣裡街牛墟。1898年起結束舊慣,指定地方政府管理,統一由各地方人民總代(類似里長)或街長庄長,自擬管理章程,向轄區縣知事申請開設。18974月鍾鏡清與王棟如第一次申設大目降牛墟,縣知事即下令展開舊時代牛墟調查,研究清代牛墟之利弊,至12月開會決定是否准予開設,倘若准許,當如何管理?最後傾向准設,但尚未批覆。鍾鏡清久等無下文,於18981月邀蘇(有)志、李學禮再度申請,4月批准。日本人將牛墟透過地方政府與警務機關管理,大幅削減墟長職權,收支明細須定期向管理單位申報,收入歸官府以充裕國家財政並提撥地方教育與公益使用。而透過牛籍管理,除了消弭偷盜,還有利於牛疫防治,並能掌握全臺牛隻總量,方便制定產業政策。

3.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牛墟運作大致有:公有公營、公有民營、私人營運三種型態。公有公營是由鄉鎮公所自行營運,如新化牛墟,部分公有公營牛墟後來也有委託農會經營的,如鹽水、鳳山牛墟;公有民營則是鄉鎮公所公開招標委託民間經營,如彰化北斗牛墟;至於私人營運,如善化牛墟於鎮公所放棄牛墟經營以後由民間接手辦理,不再設墟長,而是成立牛墟管理委員會統籌牛墟裡外事務。大致來說,國民政府時代視牛墟營運為自由交易市場,地方政府退為指導管理的角色。

七、結語

1. 大目降牛墟起於何時?尚待考證。1830年代《彰化縣志》是記載臺灣牛墟最早的史料,當時牛墟的運作已經很成熟;《臺陽見聞錄》記載1870年灣裡街(善化)牛墟已有能力提供大武壠地區的義塾經費。

2. 新化牛墟的位置,比較具體的說法有二,一在大使公廟(武安宮)前,一在今日果菜市場。

3. 大目降牛墟創於清領時期,曾遭勒令停業。1895年日本據台,1897年鍾鏡清等人申請復墟,1898年核准營業,至1920年前後遷移至今日果菜市場。依據場地因素和臺灣耕牛之消長來推論,這時期尤其是1910-1915年間是大目降牛墟的黃金歲月,所謂一個墟日有一千頭牛進場,應該發生在這期間。

4. 新化郡設立(1920)以後,大目降牛墟應改稱新化牛墟,研判牛墟搬家即在此時。搬遷後的新化牛墟經營至1960年代已經式微,場地逐漸被轉用販售農產品,鎮公所於1967年成立山產市場。

  牛墟早已走進歷史,今天我們探究大目降牛墟起於何時?新化牛墟因何結束?對新化未來的發展和居民生活都不再有影響。但面對過去的人事地物,歷史學者或文史工作者,有必要留下記錄,以豐富時間軸的內容,以成為歷史或故事的片段。

八、加映一場--黃教,盜牛賊的盜亦有道

  黃教,清朝乾隆年間的人,居住在大目降,個性曠野不安分,糾夥以偷牛盜牛為業,黨羽越來越多,附近匪徒或牛賊都畏懼他,他反過來與大目降地區的養牛農家相約,只要一隻牛一年奉獻一石稻米,便保護該牛安全。後來被鄉民許弼舉發,黃教懷恨而殺傷許弼的耳鼻,許弼再度向官府控告,官役四出追查,黃教逃竄作案,乾隆三十三(1768)年進而在岡山地區舉旗反叛,殺害不少官兵,臺灣南北動搖。郡守鄒應元率領兵丁剿捕,上司限期四個月內蕩平,不久雖然擊潰黃教黨羽,但黃教遁逃,巡道張珽被革職。繼任者再度搜捕,聽說黃教敗退遁入番社,不知所終,也有說是在亂軍中陣亡,總之,黃教之亂平息了。

主要參考資料:

新化鎮志、曾柏榮先生擔任記者之剪報與照片、康文榮先生提供資料影像檔、陳貞云「臺灣牛墟演變歷程之研究」、李百勳「南瀛牛墟誌」、邱淵惠「台灣牛」、王世慶「清季及日據初期南部臺灣之牛墟」。

施進發 寫於新化老街咖啡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zin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